为进一步夯实教育扶贫成果,持续深入推进“一对一”精准帮扶工作,提升凉山教育内涵质量,完成以教育振兴推动人才振兴、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。1月12日,四川省凉山州“一对一”精准帮扶提升工程第三次推进会在西昌召开,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,省教育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崔昌宏出席会议并讲话。
帮扶团队大力作为。自2020年6月“一对一”精准帮扶提升工程启动以来,充分发挥教育部专家团队、省级承训机构和省内中小学校资源优势,采取“1+1+ N”帮扶机制,为凉山州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片区学校提供切实的帮扶和指导。7个帮扶单位组织专门力量,压实职能责任,完善帮扶方案,健全帮扶机制,积极对接、全面诊断、精准施训让帮扶提升工程阶段有序实施;在学校“五个一”帮扶任务中,前“三个一”目标已初步完成(学校发展规划编制、学校管理制度、校园文化建设),后“两个一”目标正积极推进(校本研修制度、课堂教学案例成果)。
州县两级积极融入。州教体局主动作为,乘势而上激发双向互动,聚焦帮扶任务,加强过程性监管,直面存在的问题,强化绩效考核,积极做好“一对一”精准帮扶后半篇文章。7县教育行政部门积极配合、主动担当,成立专门领导小组,建立沟通协调机制,细化制度措施促进落实,梳理专家意见建议,并逐项整改落实;县级教研机构牵头推进受扶片区各项任务,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提升。
受扶学校主动参与。受扶片区学校自身动能不断增强,以点带面抓好示范,努力推进片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、优质发展。越西县以普雄镇民族小学教师带头,通过参与“一对一”精准帮扶研课磨课,实现教有所思、教有所悟、教有所得;喜德县以光明镇中心小学教师为表率,通过打造现场观摩课,组织向荣片区6所学校、167名教师,进行“小学全科教师素养养成与能力提升”主题培训,推动提升整体教学质量。